羅伯特清崎早發出警告!
各國政府債淹腳目的政策不斷,人民就等著買單!
7000億美元垃圾債 2012恐釀災
經濟日報╱編譯謝璦竹/綜合外電】
馬雅人預言2012年世界將走向末日,
不管你相不相信,但2012年的確有一個
災難可能降臨:逾7,000億美元的垃圾
債券將陸續到期。
據紐約時報統計,從2012年起,
三年內總計有超過7,000億美元的
所謂垃圾債券將陸續到期。
分析師擔心,這些高風險、高收益的公司債
再融資的需求激增,超過市場胃納。
由於全球企業與政府同時間都準備大舉發債,
因此債信評級較低的企業可能難以取得再融資,
這將導致違約大增,甚至引發新的破產潮。
光是美國政府,在2012年就準備舉債近2兆美元,
才能夠支應當年的預算赤字並再融資現有貸款。
這種論調已不再侷限於以往的空頭派與末日論者,
連穆迪也發出警訊。
穆迪資深信用研究員卡希笛說:
「如果企業不能事先想妥出路,2012年起雪崩隨時會發生。」
私募基金與許多非金融企業在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前,
都可以輕鬆地舉債,但這些危機前發動的槓桿收購
與其他交易要到2012年才是算總帳的時候。
據標準普爾全球固定收益研究部主任瓦查,
理由是這些金額創紀錄的債券與貸款通常借款期間為五至七年。
此外,2009年與2010年到期的債務很多獲得展延,
也加重了2012年以後的負擔。
債券分析師警告,結果可能是金融末日,
也就是所謂的「到期牆」(Maturity Wall)。
2012年到期的債務總額為1,550億美元、
2013年增加到2,120億美元,
2014年更增至3,380億美元。
相較之下,今年只有210億美元債務到期。
儘管信用市場已逐漸恢復正常,
但問題是市場吸收得下大增的信用需求嗎?
就像次貸危機爆發前一樣,衍生性金融商品在引爆
高風險公司債危機中將扮演關鍵角色,
這次兇手是一種稱為擔保貸款憑證(clo)的金融工具。
和次貸擔保債券一樣,clo也將公司債重新包裝出售,
使得市場上的垃圾債暴增。
原文連結:http://udn.com/NEWS/WORLD/WOR2/5479692.shtml
買債也要精挑細選?!
這句話真是令人捧腹大笑啊!
這就像是在菜市場裡的一堆臭魚中
挑比較不臭的來吃意思是一樣的。
為什麼就不去吃新鮮的魚呢?
聽過Fred的黃金白銀一日課的學員們,
相信你已經懂得分辨究竟什麼是有毒建議,
什麼是正確訊息!
通膨一失控 債券也會變垃圾
負利率時代的錢越來越薄,挑支年利率優於定存的債券基金,
是個不錯選擇,但想要避免通膨吃錢,債券標的也得精挑細選,
才能找到報酬率、穩定性都高人一等的好商品。
基金業者表示,巴西、俄羅斯、新興亞洲等原物料出口大國,
在這波商品價格飆漲漲勢中,累積龐大外匯存底,
國家償債能力大幅提升,亞債、新興市場債券投資價值水漲船高。
但施羅德投顧也提醒,新興國家只要通膨一旦失控,
貨幣貶值速度加速,債券價值也將急速降低,
最近印尼、泰國、南韓通膨數據都超過預期,
亞洲各國央行紛紛發表打擊通膨言論後,
包括新加坡、越南、巴基斯坦等債市都出現明顯拉回,
泰國債市則在政變傳聞下走低,
因此新興國家債券應少部分投資,不宜作為核心資產配置。
提供高配息的高收益債,也是打敗負利率的好工具,
特別是國內不少投顧業者引進的高收益債基金,
普遍都能提供7-8%年配息率。但基金業者提醒,
高收益債就是垃圾債券,次貸風暴後低等級債券違約率升高,
債券價格還可能繼續狂跌,投資人賺到利差,卻會賠上資本利得。
景順、友邦等基金業者還引進國外的「抗通膨債券基金」,
主要投資美、英、德、歐元區等成熟國家政府發行的
抗通膨債券(TIPS),債券違約風險極低,債信評等也高。
這類債券的票面利率與到期日在發行時固定,
每六個月付息一次,但本金會根據發行國當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,
每年調整兩次,因此投資人實際獲得的利息收益也會增加。
原文連結:http://www.udn.com/2008/6/11/NEWS/STOCK/STO7/4378877.shtml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