謊言終究會被戳破!
幕後黑手不是只有這一隻
明眼的你,一定要快點瞭解這金融世界的變動
羅伯特清崎說的事情
一件件不斷的在發生
還搞不清楚的人,快找機會弄懂吧!
議員拷問11小時 高盛CEO認錯
包括執行長貝蘭克梵在內的多位高盛主管27日出席參院聽證會,
接受議員11小時的密集拷問。貝蘭克梵在兩黨議員的詰問下,
終於招架不住,承認高盛對待客戶方式有道德上的瑕疵,應深切反省。
去年還大言不慚自稱「做上帝的工作」的貝蘭克梵,一再被問到,
高盛一面出售有毒的次級房貸證券給客戶,同時又放空這些證券,
是否在道義上說不過去。
貝蘭克梵承認,高盛將深切反省外界的批評。
他說:「外界批評的每件事都會改進。」
顯示飽受壓力的華爾街可能會開始改變。
參院「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」主席李文對他說:
「你放空的正是你出售的證券,其中許多被你們自己
內部銷售人員稱為垃圾。你不該出售垃圾,不該出售廢物,
更不該在銷售產品給客戶時,自己卻放空這些產品。」
高盛前任或現任主管在聽證會中堅稱他們的作法並無不當。
貝蘭克梵說,告訴客戶如何交易或投資並非高盛的責任。
他強調,公司沒有義務向客戶透露自己持有某項證券的部位。
貝蘭克梵的發言不斷被打斷,他不時瞇起眼睛,
彷若對問題感到困惑,回答時又言語遲疑。
聽證會也引來許多示威者,部分穿上條紋囚服,
手持「無恥」和「高盛流氓銀行」標語。
在美國證管會控告高盛詐欺訴狀中
唯一被點名的高盛交易員杜爾說,
他沒有向客戶隱瞞重要資料。
高盛股價似乎未受這場聽證會影響。
紐約股市27日受歐洲債務危機升高衝擊,
道瓊指數暴跌逾200點,高盛股價卻逆勢上漲0.7%。
高盛 恐面臨更多官司
包括執行長貝蘭克梵在內,高盛公司包括執行長貝蘭克梵等
八名主管27日赴國會作證時表示,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(SEC)
的詐欺指控不實,高盛並未蓄意放空客戶牟利。
但參院提出的報告顯示高盛恐將面臨更多官司。
目前唯一遭到證管會起訴,現任高盛結構商品交易部門
執行總裁的托爾(Fabrice Tourre)說:
「我斷然否認SEC的指控。我將在法庭對這些不實指控替自己辯護。」
托爾在書面發表的證詞中,他從未誤導投資人,
鮑森避險基金在他銷售的CDO產品持有看多部位。
相反地,他有提醒投資人,鮑森對這些CDO部位
買進信用違約交換(CDS),也就是說鮑森是在看空這些部位。
貝蘭克梵的證詞則繼續強調高盛並未蓄意放空美國房市,
因為高盛當時並不知道接下來的發展會如何;
高盛更沒有做空客戶以牟利。
貝蘭克梵的證詞:「我們對房市並沒有大規模的空頭部位。
我們更確定沒有做空我們的客戶。」
證管會指控高盛公司與托爾,在銷售「Abacus 2007-AC1」
這檔CDO時,誤導投資人,沒有如實陳述這檔CDO
其實是鮑森避險基金影響下設計用來放空投資人的產品。
高盛與托爾否認這項指控。
但參議院調查委員會更進一步指控,
高盛用來放空客戶的複雜衍生性金融產品,
不只是Abacus 2007-AC1這一檔而已,
而是一系列放空美國房市的金融武器。
參院調查委員戶主席列文(Carl Levin),
在召開27日的聽證會之前說:
「證據顯示,高盛一再地把自己的利益與獲利放在他們的客戶之上。」
列文的報告中,提出另五筆與Abacus類似的做空客戶產品。
其中一款20億美元,稱為「哈德遜中層」(Hudson Mezzanine)
的合成CDO,在2006年秋季銷售為了就是幫高盛創造更多的做空部位。
當時銷售「哈德遜中層」的高盛人員去年12月對紐約時報說:
「我們在賣這玩意兒,但是我們認為市場是朝反方向前進。」
參院的報告還研究了稱為「安德遜中 層」
(Anderson Mezzanine 2007-1)與灰狼一號(Timberwolf I)
兩檔2007 年初的CDO產品。兩檔CDO總值13億美元,
而高盛對這些CDO 持有3.8億美元做空部位。
夜路走多了
早晚會碰到XYZ
高盛詐欺主腦 情書變罪證
|
遭到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控告詐欺的高盛交易員托爾,27日出席美國參議院聽證會,力辯自己的清白。 (美聯社) |
被 控詐欺的高盛結構商品交易部門執行總裁
(Fabrice Tourre)27日將在美國參議院
遭受拷問。而從他與女友的書信往來可以看出,
這名涉案當時年僅28歲的法國菁英學院畢業生,
對自己從事的交易,在良心 與理性上
都感到相當不安。美國證管會16日控告高盛
與托爾的文件,包括了托爾與他女友這些
情書的一部分。在證管會提出的段落中,
托爾宣稱他將是整個複雜畸 形交易系統
垮台時,最可能的生存者,
他是「超棒的的托爾」(Fabulous Fab)。
但是高盛公司上周末公布了接下來的段落。
托爾接著寫說:「其實我哪有什麼厲害的。
不過只是(同僚的)好心恭維。」
儘管出身於法國最頂尖的高等專業學院體系(Grande Ecole),
擁有優異的金融量化分析才能,托爾毫不掩飾他對這些交易的困惑。
他形容說,自己協助創造的債權擔保憑證(CDO)交易,
毫無根據,沒人知道 該怎麼定價,
等於是「知識上的手淫」(intellectual masturbation)。
而他創造的這些CDO「科學怪人」
(Frankenstein),將反噬這些CDO的投資人。
托爾在2007年6月寫信給女友說,他已經飛到比利時,
準備推銷他創造的「珠算」(Abacus)CDO產品,
但是他對這些產品可能傷害的對象感到不安。
他挖苦自己說:「我在機場遇到了一些孤兒寡母,
成功向她們推銷了一些abacus債券。」
托爾引用華爾街金融體系對外宣稱的口號,
替自己的行為解嘲,顯然並不是那麼信服這些講法。
他說:「總之,還是不要對這太有罪惡感。
我工作的真正目的是促進 資本市場效率,
最終讓美國消費者能更有效地借貸與融資。
所以我的工作有謙卑、高尚與道德的理由—真是驚訝,
我這麼能說服我自己。」
當時身在紐約的托爾,常與當時在巴黎的女友電子通信。
這些信件交雜法文與英文,也交纏著他對女友的情話
以及工作上的困惑。托爾當時可能沒想到的是,
這些「情書」最後成為他被證管會控告民事詐欺的關鍵證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