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幾則重點新聞評論:
(一)白銀
上週二美國期交所(COMEX)已經確認,
當天白銀期貨買賣口數高達2,001,216口!
如果拿當今全球白銀年產量的六億盎司來相比較,
當天換手量是全球年產量的166%!
(哪有這麼多實體白銀可以買賣啊?!)
CME也報告說,
當天成交量創歷史新高
整整比原來最高記錄高出57%!
而原來歷史紀錄127890口契約
於1976年12月30日
由於漢茲兄弟企圖操控銀價所致。
現在各路人馬都瘋狂地從期交所裡搬走白銀
COMEX早就在冒出陣陣煙了!
貴重金屬市場現在是由買方在主導
任何腦袋正常的人根本不敢做空白銀,
唯有和聯準會掛勾的大銀行們
為了壓抑金銀價除外。
銀價經過拉回後,
預計會再攻擊每盎司$30美元的價位之後
然後再爆衝飆高。
全球最大白銀ETF,
亦即SLV最近有不尋常的跡象:
星期二當天成交量為1億4千9百萬單位,
等同於1億4千9百萬盎司的白銀,
這個量是SLV宣稱自己所擁有全部白銀的一半之譜。
(二)美國銀行的問題
上週又有三間銀行倒閉。
所有非官方證據顯示:
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
現在面臨了嚴重的資金流通問題
雖時可能會被迫停擺。
美國銀行一旦出問題,
將會連帶使得美國金融體系崩潰。
(三)美國各州宣布破產的問題
1933年經濟大蕭條時,
美國也有幾州的州政府
因財政週轉不靈而宣布破產。
這些州政府為了清償自身的債務,
讓有些身為債主的百姓,
按照債務大小,
擁有中央公園某部分的一塊地皮!
這表示就連政府,
也要遵循「欠債還錢」、
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」的不變道理。
但現在各州政府與美國整個國家,
已經積欠國內外人民鉅額的債務,
這次這些債權人,
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們的!
(四)黃金相關新聞
總算有更多的人醒過來了,
開始看懂世界局勢的演變…
大戶散客狂掃 黃金爆缺貨潮
更新日期:2010/11/16 03:05 記者高佳菁/台北報導
工商時報【記者高佳菁/台北報導】
在國際金價從每盎司1,424.6美元,迅速回檔最低來到1,359.95美元,
黃金投資者總算等到補貨時機。銀樓業者表示,金價回檔,
在短短3~4天,1公斤金條賣價就差了4萬元,等於一個精品名牌包,
導致金條、金幣大缺貨。
為逢低買進,這1~2天客戶瘋狂打電話下單搶貨,
連平常罕見的預購訂單也激增50~60筆。
另有業者指出,固定「只買不賣」的大戶級投資者,
每筆訂單至少30~50兩,目前黃金每台兩約5萬400元。
寶來投信投資顧問處研究副總監魏伯宇表示,
受歐元區主權債務憂慮波及,投資者擔憂愛爾蘭不能按計劃削減支出,
於11月11日升至紀錄新高,愛爾蘭和德國10年期債券收益差
更進一步擴大,風險趨避情緒上升推動美元全盤上揚,
使得金價迅速下滑,最低來到1,359.95美元。
不過,回顧今年年初,金價亦受到歐洲債信事件影響,
預期在美元走強一段時間後,市場避險資金的關注焦點仍將移往黃金,
金價與美元指數走勢又可能成同向,
也將推升金價再一次往歷史新高前進,
對於黃金的投資人來說,仍應把每一次金價回檔是為進場的時機,
用分批布局的方式參與黃金的後續漲幅。
受金價回檔利多激勵,投資人趁勢加碼買進,銀樓業者表示,
金價在上周五從高點下修,投資人啟動搶金潮,
以致銀樓出現金條、金幣、金塊大缺貨,
不過,客戶為確實能買到較低成本的現貨,
即便現場無法取貨,寧願先給訂金,等貸到再取貨,
在這短短1~2天內,接受「訂單」至少有50~60筆。
以某連鎖銀樓業者黃金賣出掛牌價來看,近期每錢的高點是5,160元,
但最低回到5,010元,也就說,每錢至少差了150元,
1兩就差1,500元,而1公斤差價更高達4萬元。
由於價差大,相當於一個精品名牌包,
因此,投資者再度進場搶貸,不僅現貨一擺出就被一掃而空,
就連訂單也要「排隊」,尤其是瑞士出的金條,
以「兩」為單為可能要等3~5天不等,而「公斤」因貨源少,
快也要等個1~2周,甚至可能下單都不一定買的到貨。
另位於台中市某銀樓業者亦指出,近日銀樓交易熱絡,
除了散戶、專業進出戶外,固定「只買不賣」的投資者,
再度搶進,一次補單至少30~50兩,由於這些人只買不賣,
而目前金價已在高檔,因此,加碼幅度也縮小至30~50兩,
較金價在1,200美元時,一補就是140~150兩起跳,差很多。